【大紀元2018年03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梁珍香港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簽署行政備忘錄、對中國600億美元商品開徵關稅後,雙方貿易摩擦升溫,觸發全球金融市場大跌。中共雖然口頭上回應「奉陪到底」,但在實際行動上已露出妥協跡象。
專家認為,中共完全沒有預料到川普「來真的」,可以說非常被動。並預期貿易戰若開打,未來一些和中國合作密切、走得近的國際企業恐怕都要付出代價,國際需重新評估形勢,財富面臨大洗牌。
美國政府日前宣布將對約6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課徵關稅後,中共外交部雖然口說「奉陪到底」,但北京的回應卻只對3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徵稅,而且不包括美國商界擔憂的大豆、智能手機、飛機等。
《華爾街日報》的解讀是,中共已決定將以妥協策略回應,包括考慮放鬆證券和保險行業的外國投資限制,開放金融市場准入。
駐美大使改口多買美國貨
曾經態度強硬的中共駐美大使崔天凱,日前也改口稱,中方願意採取措施減少雙方貿易差距,也準備進口更多美國商品。輿論界稱北京當局在這場貿易戰中「邊打邊退」。
此前,習近平派出中財辦主任劉鶴赴美與美國財政部長姆欽等官員舉行會談,但抵達後不久,美國就宣布對鋼鐵、鋁等徵重稅。在美國日前宣布將對中國進口商品徵關稅後,新任副總理的劉鶴3月24日再與美國財長姆欽通電話。
劉鶴續對話 王岐山會外商
姆欽向中方通報了美方公布301調查報告的最新情況。劉鶴指中國已經做好準備,亦有實力捍衛國家利益。又希望雙方保持理性,共同努力,維護中、美經貿關係總體穩定的大局。「雙方同意繼續就此保持溝通」。
3月24日,由中共國務院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8」開幕,有逾百名中共請來的外國企業高層人物與會,蘋果公司行政總裁庫克為外方主席。中共官媒在報導該新聞時稱,剛在兩會當選國家副主席的王岐山在論壇外與部分外企高層會面。
有傳媒引消息指王岐山會見的包括Google行政總裁皮采、IBM董事長羅睿蘭、黑石集團董事長蘇世民等。
貿易摩擦升級 出乎中共意料
曾旅居華府十多年的香港財經問題專家廖仕明解讀,今次貿易衝突,中共可謂相當被動,因為其一,無論是中國所謂智庫還是學者也好,都認為美國只是出於政治需要,或作為大選籌碼,不認為會來真的。因為從美國前總統克林頓開始,很多經濟策略最終都可以透過和中共談判,或私下利益輸送而取得妥協,故認為今次也是這樣。
其二,也和習近平當局對美政策有關。因為習近平曾多次強調,不能和美國鬧翻,中、美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合作是雙方唯一正確選擇。故中共軍方有一些左派激烈的言論,也因此受到一些批評。
其三,過去中共對美國企業採取咄咄逼人的措施,包括強迫美國企業轉移技術等,不光反映在貿易赤字上,對企業的傷害也比較大,所以川普今次徵關稅在國內受到很多學者、企業及政界支持。而且川普的貿易戰目標非常清晰,就是對準中共,其之後對盟友國作出豁免,就足以說明此點。
他分析,貿易戰正式開打,中方除了妥協別無它路。
中共提貿易戰未點名美國
今次在美方開出的重稅名單中,首當其衝的是針對中國計劃加徵25%附加關稅的行業,尤其是航空航天、信息及通信技術、機械領域;此外,貿易占比較高的行業也會受到影響。外界預估包括蘋果手機等產品價格都可能上漲。
中共新任副總理韓正昨在北京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時聲稱,打貿易戰損人不利己,但沒有點名川普或提及與美方的爭議,又提出要各國合作。
廖仕明分析,中共將庫克等高科技巨頭請到中國去,希望借他們向美國政府施加壓力,不要打貿易戰,因為傳統美國商會對川普起不到作用,希望這些高科技巨頭去發揮作用。
但他指,貿易戰一直說了很久,中共之所以沒預料到真的開打,是因為中共對局勢的判斷也和這些企業巨頭有直接關係。自從川普上台後,中共當局就派出大量商業巨頭,透過不同的渠道從美方搜集訊息,覺得不可能打貿易戰。
巨企討好中共或付代價
如今貿易戰真的要開打,廖仕明分析,一方面美國企業負債情況是2008年以來最低,美國經濟是近年來最好的。中國經濟卻不好,中國企業負債率特別高,「所以川普很精準地選擇這個時間點開打」。
他認為,曾經為謀求進入中國市場而不惜放低身段的國際企業,如今也要自食其果,在中、美貿易戰中付出代價。面對新的中、美關係和貿易格局,國際企業需要重新定位,看清形勢,否則一味討好中共均會付出代價。「這次不是貿易糾紛,而是貿易戰。敵我雙方沒有中間路線,當戰爭打到一定程度,所有巨頭必須選邊站,到底是美國利益重要還是中國市場重要?未來大企業要重新洗牌。」
至於這次貿易衝突會到何時了結,他表示,川普曾說希望減少1,000億美元逆差,估計要達到此目標才算告一段落。
中企製造業基地遷美避險
中、美貿易戰開打,不僅美國三大指數單週跌逾5%,創下兩年來最大單周跌幅,中、港股市也出現大跌。外界預估香港股市週一或跌破30,000點。
在美方宣布開徵重稅後,A股上週五三大股指暴跌均超3%,逾3,000隻股下跌。超過20家A股上市公司發出緊急公告,為貿易戰帶來的影響作出說明,措辭方面都盡量溫和,期望將影響降到最低。
中、美貿易戰對大陸企業的實際衝擊仍未明確,但已有公司「出走」應對。大陸玻璃纖維巨頭之一的中國巨石表示,目前公司在美國已經開始建設年產8萬噸無鹼玻璃纖維池窯拉絲生產線,並將於2018年底投產,可有效規避中、美貿易摩擦,降低經營風險,公司也將繼續及時關注世界貿易局勢的變化。
此前,玻璃大王、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也在去年斥資10億美元在美國建廠。他早前在業績會上表示,對美投資已經轉虧為盈。又表示,對美貿易戰公司已經做好準備,包括在美建基地有利於對抗貿易衝突。
港企恐受波及 金管局警告風險
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表示,香港作為開放型經濟體以及龐大貿易融資中心,中、美貿易摩擦一定會影響香港。
阮國恒表示,經濟及貿易情況無可避免影響本港貸款環境,銀行需要更審慎處理信貸評估。目前內地相關貸款占本港貸款總額四成。
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永遠榮譽主席、東莞金邊金屬實業負責人劉達邦表示,中、美貿易戰,他們出口到美國的貨物要加稅10%,可謂「傷得很厲害」。港商應對的方法,或需將生產線搬離內地,轉到其它國家,但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而且加重成本。雖然他未能估計有多少中小型企業因此而破產,但前景不樂觀。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稱,香港雖然一國兩制,但隨著港商日益北遷,很多香港製造實際上均為「中國製造」,國際上已將香港和中國視為一體。故中、美貿易戰中,香港也要受波及而被徵收重稅。他擔憂貿易戰會拖累香港經濟,令整個金融市場等都產生震動。
財經專家廖仕明則預期,金融市場震盪下,一些擴張型、借貸多的企業面臨風險大,保守型、現金流較充足的企業抗跌性較強。◇#
責任編輯:陳玟綺